國會向大學生分配了前所未有的緊急援助。希望中心的報告詳細介紹了該援助如何幫助學生以及大學是否能夠有效地將其交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在去年 9 月至 10 月期間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9% 的學生表示緊急援助增加了他們畢業(yè)的機會,82% 表示這改善了他們的個人福祉,76% 表示這讓他們感到大學關心他們, 64% 的人表示這增加了他們作為校友支持學校的機會。
然而,只有 34% 遇到基本需求不安全的學生,包括那些不了解助學金計劃的學生,申請了緊急援助。在經歷需求不安全感的所有學生中,32% 獲得了助學金,這一統(tǒng)計數(shù)據可能包括未申請就獲得援助的學生。
調查還揭示了學生了解和申請緊急援助的差異。53% 的學生知道它可用,而黑人學生和拉丁裔學生的這一比例分別為 44% 和 45%。此外,大約三分之二沒有申請緊急援助的黑人和拉丁裔學生表示他們需要緊急援助,而學生的這一比例僅為 44%。
報告稱,雖然向學生提供緊急援助應該很簡單,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學生難以了解他們是否會得到支持。該報告將部分責任歸咎于美國教育部,該部改變了對學生緊急援助資格標準的指導。
報告稱:“教育部不斷變化的指導方針也影響了管理人員宣傳資金的意愿和能力。” “很難確切地告訴學生什么時候可以使用美元以及他們會收到多少,特別是隨著資格標準的發(fā)展。”
許多大學將資格限制為也有資格獲得聯(lián)邦經濟援助的學生,而將未經授權的移民學生排除在外。其他則基于學生的預期家庭貢獻或他們的入學狀況。一些人專門創(chuàng)建了分發(fā)緊急援助的應用程序,盡管希望中心表示這可能會帶來新的障礙。
該報告贊揚了注重簡單性的做法。它強調了格蘭布林州立大學,這是路易斯安那州一所歷史悠久的黑人機構,它只是詢問學生大流行是否擾亂了他們的生活,以提供援助。同樣,夏威夷大學希洛分校要求符合 Title IV 資格的學生填寫一份簡單的表格,重申他們符合教育部的援助要求。